近年来浙江省建德市文联工作连连创新,成效显著,越来越受文艺界关注,也得到当地各界广泛好评。记者不久前慕名走进了这片美丽的土地。不经意中发现,风景区、宾馆、农村、农家乐、学校……很多景点、会馆等都挂着文联文艺基地创作的牌子,都可见建德各协会文艺家们活跃的身影,都有文艺作品在此展示或在此出炉……是什么因素让这些风景秀丽、环境一流而又收费不菲的场所成为经费并不宽裕的艺术家协会的汇集之地,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进行了探访。
以文艺基地为平台,活跃协会活动
当记者走进下榻的金茂宾馆大厅时,就被墙上的二块铜匾吸引了眼睛:一块是“建德市文联文艺创作基地”,一块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千岛湖创作基地”。这个宾馆与别的宾馆究竟有什么不同之处?其实它是浙江省外经贸厅的休养基地,在当地也是一个中档的三星级酒店。用餐时宾馆总经理杨化民春风满面地对我说:“我们这个宾馆它依山面水,风景非常好。窗外就是美丽的新安江,奇雾飘渺,天下一绝,是摄影采风的好地方。在我这可以提供小船等道具,也可提供优惠的住宿、用餐方便。”建德市文联主席盛振宇说介绍:“宾馆不但是风景秀丽,而且他愿意无偿提供创作场地,比如会议厅用于文学笔会、书画雅集、摄影沙龙,市摄影家协会每月15日晚上在这里进行月会,参加的会员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会议室都是宾馆免费提供的。杨总还是我们文联的委员哩!”
不单单是金茂宾馆,在建德市,还有许多类似于这样的基地。第二天记者坐上龙船游览新安江时,发现这个龙舟漂流公司又是文联的一个创作基地。它由新安江水电站以下6公里风景如画的江面水上漂游为主题,有30多艘龙船、凤船,兼有江心一个月亮岛,去年浙江省作家“金秋笔会”就是在这里开幕的。游览上岸后来到一个徽派建筑群式的“新安会馆”,其实是一家以严州文化为馆内文化基调的高档会所。跨进牌坊门旁醒目地挂着“新安江书画院创作基地”的牌子,馆内雅室回廊的墙壁上悬挂着不少书画作品。陪同的盛振宇主席说,会馆有着很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今年6月份,文联下属的新安江书画院在这里建立基地,会馆拿出了最好的位子给创作活动,而画院则在这得天独厚的创作环境挥笔泼墨,不多久,馆内以严州文化为主题的书画作品已俯拾皆是,每一位来宾无不驻足,为会馆增添了文化气息,双方都很满意。
艺术家创作场地一直是很多文艺团体的工作难题,租场地太贵,搞活动也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建德文联也被这个问题困扰过,最终,在文艺基地建设方面实现了此问题的破冰。建德市文联开辟文艺创作基地,还得从2008年说起。当年,市委、市政府就已明确提出要文化强市建设。如果文艺创作和活动不发展,文化强市就不全面、不实际,也是一句空话。因此文联肩负重大的使命。作为文联如何推进这项工作的具体实施?建德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盛振宇到文联来之前两度在基层乡镇工作,还在市级机关综合部门工作了近20年,他工作认真,待人真诚,积累了较好的人脉,也有开拓创新的观念和精神。他在想,目前广大文艺家的创作仍处于单兵作战、各自为营的状况,财政给予文联的经费这么少,靠什么来增强文联的凝聚力呢?怎么样推动文艺创作?他认为文艺创作来源于生活,基层,虽然文艺工作者的个人创作可以是自觅零食,而作为文艺工作者的联合组织如何更好地为他们做好服务,需要思考和创新。特别是组织开展集体创作活动,需要平台。文艺创作基地,是广大文艺家进行精品力作创作的阵地,也是开展文艺交流和文艺批评的重要场所,更是整合文艺人才,发挥集团优势、凝聚和吸引文艺人才的艺术殿堂。于是,文艺创作基地的想法就浮上了文联的议事日程。盛振宇带着有关人员通过广泛走访,与一部分部位商谈,确定合作意向。终于,在当年6月,灵栖洞、七里扬帆、金茂宾馆、康庆农庄等第一批4个基地正式挂牌。
文艺创作基地建立后是不是真的能发挥作用呢?答案是肯定的。一个月后,该市文联就在灵栖洞景区举行了各文艺家协会创作骨干的沙龙,他们在景区采风,体验生活,交流经验,进行联欢。这种方式,对于文艺家创作文艺作品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深受大家的欢迎。 接着,各协会先后建立了沙龙制度,有的是一个季度一次,有的是一个月一次,有的是一周一次,也有的不定期,促进了协会活动。同时,也有一些协会以协会名义在学校、农村、企业建立了创作基地,并命名为儿童文学、书法、摄影、美术等特色文艺创作基地,依托这些初具形态的文艺创作基地,文联因势利导,在全市首批确立了创作特色比较鲜明的4个创作基地上,加以重点拓展、扶持,又将新叶古村、下涯湿地等6个单位(地方)列为文艺创作基地。一些协会也分别建立自己的创作基地。如作协的散文、儿童文学、古典文学三个基地先后挂牌,书法、美术、摄影等协会也分别在寿昌中学等单位建立创作基地。同时,建德市文联还积极引进上级协会和艺术机构在当地建立创作基地,以更好的实现交流。如中国美协、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中国美院、清华大学、杭州市摄影家协会、杭州日报等。从规范这些组织建设人手,不断完善基地建设,切实提高基地人员创作水平。文艺界在基地常年坚持创作,创作形式多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许多人自发地聚集在这些文艺创作基地,并在文艺会员的影响和带动下开始从事艺术创作,逐渐在当地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文艺创作和活动队伍。多年来,这些自发形成的基层文艺创作队伍根植于乡间沃土,沐浴乡俚之风,饱纳清新之气,怒放出一朵朵淳朴芬芳的文艺之花。
以文艺基地为窗口,提升企业文化
文联与与创作基地是个什么样的关系呢?盛振宇说:“说到底我们是一种文企联姻的关系。我们与基地方协商后全部都签订协议书,明确双方责任义务和有效期,体现双方的需求和优势”。文艺创作基地的建立,在促进文学艺术创作繁荣的同时,也是促进基层文化事业,特别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力举措。对企业来说,创作基地是企业文化的良好载体,为提升企业文化品位和内涵、塑造文明形象创造有利条件;对企业产品的宣传策划与包装,也能提供智力支持和文化帮助。通过采访,记者对建德市文艺创作基地建设归纳出三个特点:一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基地方为文艺家提供活动场地、交通、食宿及创作素材、活动的方便,文联组织文艺家采风创作、沙龙笔会,为基地方的文化建设、对外宣传提供指导,发表、展览有关的文艺作品。二是文艺交流,服务群众。通过各类创作基地适时单独或联合组织一些文艺交流巡演活动,进一步加强文艺与基地双方在文学、戏剧、书法、美术、摄影、民间艺术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活动影响,打造活动品牌。三是“双赢”实践,打造精品。通过这种合作,协会工作因此被大大激活,活动场地从捉襟见肘变成了“企业处处是协会的家”。同时基地方的企业(或校园)文化建设是得到提升的,实体也得到了宣传,知名度进一步扩展,可以说是相得益彰,互惠共赢。如下涯湿地摄影基地,通过采风活动,每年的春夏秋季就会迎来全国各地的大量摄影爱好者;胥岭山村也成为乡村旅游的新景点;作协在文艺基地之一的“七里扬帆”景区开展创作活动,为他们旅游项目广告语组织了征集、撰写和评选;摄影家协会在摄影家每月沙龙的定点文艺基地——金贸宾馆留下了多幅优秀摄影作品,令来此的游客随时可看到新安江四季之美;灵栖洞是该市最早对外开放的风景区,今年的开放30周庆典和回顾展就是作协直接策划的;作协、民协、摄协多次在新叶古村采风、扎扎实实搞创作,发表了一系列以新叶村为背景的民间故事、散文、诗词,新叶村的故事在省内外广为传颂,其文化内涵和知名度也与日俱增;在月亮岛文艺基地,文联组织文艺协会拍摄“梦幻新安江”夜景,策划、包装和宣传“梦幻新安江”旅游项目,由此引来众多慕名而来的旅游团,使旅游氛围更加浓厚。。。。。。一系列成功的文艺与企业(村)成功联姻的案例慢慢也打响了建德市文联和文艺创作基地的名气。此类案例已举不枚举,建德文联正是通过这种全新的双赢互补思维,使文艺家创作基地建设如火如荼般地铺开,既成就了建德文艺活动的组织开展,又给企业文化不断注入活力,成为“以文活商”的前行动力。
以文艺基地为抓手,汇聚文艺新人
从以前的协会发展情况看,文联各协会发展新协会会员一般都存在协会活动少、名气小,新人不知道怎么加入或没兴趣加入的瓶颈。建德近几年的文艺基地建设改变了这种局面。通过经常性在基地开展活动,文艺工作者扩大视野,增长才干,促进了创作,推出了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精品力作。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仅正式出版文艺专著就达50余部,在国家、省、市获奖的作品有2千余件,其中获市级以上奖600余件,一批作品获得展览、演出。创作的繁荣也推动了文艺人才的脱颖而出,三年中有5人加入国家级协会,10多人加入省级协会。随着文艺基地的协会活动日趋活跃,很多新人都闻讯而至,如去年摄影家协会新加入了40余名新人。建设文艺基地的二年多来,各文艺家协会共发展本级新会员100多名,是之前会员年增长速度的三倍。对于文艺界,这种源头活水不断来的人才良心循环,正是文艺团体不断向前的宝贵力量。
采访中,文艺基地相关企业领导对文艺家创作的交口称赞,文艺协会在创作基地充实而有序的活动场面,都给我留下了和谐、自然的深刻印象。结合不久之前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会上发表的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讲话,纵观建德市文联的文艺基地建设,建德文联正是利用好了文艺基地这一个支点,很好地诠释和契合了胡锦涛同志讲话中对文化建设的期望和要求,以点带面,形成了全盘皆活,多方共赢,良性循环的好局面。浙江省文联副主席、杭州市文联主席陈一辉对文艺创作基地的建设非常赞赏,她说:“这是文联工作的一个有益尝试。建德的文艺基地已经形成了多个方面、几个层次的立体化形态,使得文联开展活动游刃有余。”建德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盛振宇表示,将进一步拓宽文艺创作基地与文艺家协会的合作领域,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形成一套文商共赢的文艺基地企业文化建设体系,以及相应的管理办法,使目前的文艺基地建设成为文艺创作的新摇篮、文艺活动的新天地、文艺交流的新平台。 (《中国艺术报》记者 孟祥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