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资讯

9月2日,杭州市余杭区鸬鸟镇“丹青映史·薪火鸬鸟”专题展暨“党史铸魂 薪火相传”红色民族音乐会在太公
  •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3日    字号【

“带着江南的音律走向高原,以歌会友,以乐交心……”日前,杭州西子女声合唱团(以下简称“西子”)和浙江科技大学的师生(以下简称“浙科大”)结束了在甘孜州巴塘县的采风之旅。

日前,杭州西子女声合唱团由艺术总监阎宝林、指挥戴树林、团长任旭荣带队,合唱团8位骨干团员,以及特邀作曲家曹冠玉一行12人组成的代表团,满载期待飞向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巴塘县。此次行程不仅实现了江南音乐与高原藏族音乐的深度对话,更为两地民间音乐团体的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1

图片


一次双向奔赴:从西子湖畔到巴塘草原

四川巴塘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海拔2000-6000米之间,这里是藏族歌舞“弦子”之乡。8月20日,杭州西子女声合唱团抵达巴塘后,受邀参加了“2025薪火计划·国家级非遗弦子舞蹈全国推广工程”启动仪式。

图片

弦子舞属藏族三大舞种之一,有着一千余年的历史,流行于西藏东部及云南、四川、青海藏族聚居区,以四川巴塘弦子最为有名。巴塘弦子舞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藏族舞蹈,具有“长袖善舞”的特点。表演时,由数名男性持拉弦乐器“毕旺”(弦胡)在队伍前演奏领舞,其余舞者则和他们一起边歌边舞。


图片
图片
图片


启动仪式上,神秘的藏戏、刚柔并济的弦子舞、深沉悠扬的弦胡,令团员们直呼“触摸到活态的文化根脉”。合唱团则带去了无伴奏合唱《采茶舞曲》,江南的婉约典雅在高原上绽放耀眼光芒。

“巴塘欢歌·西子乐扬——‘三交’文化交流座谈会”在巴塘非遗传习所举行。巴塘县委常委、副县长何玮,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耿畅出席。杭州西子女声合唱团艺术总监、中国音协合唱联盟副主席阎宝林,特约作曲家、中国合唱协会童声合唱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曹冠玉,与巴塘弦子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扎西、省级非遗藏戏团团长西绕、省级非遗弦胡传人扎西邓珠面对面座谈。

图片

▲“西子”代表团赠送丝织的锦绣西湖卷轴

杭巴两地合唱团与非遗传承人歌舞为媒,围坐一席,共同探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共话民族艺术的当代表达与活态传承。


2

图片


两场沉浸体验:从“看热闹”到“学门道”

在巴塘期间,代表团不仅参加了两场重要活动——“2025薪火计划·国家级非遗弦子舞蹈全国推广工程”启动仪式和“巴塘欢歌·西子乐扬——‘三交’文化交流座谈会”,还在巴塘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的安排下,来到龙王塘藏戏藏房了解藏戏的发源、发展历程,触摸独特的藏戏面具和道具,参观非遗工坊——弦定一度手工艺品制作坊。

图片

代表团成员近距离感受歌舞、戏曲等在藏族人民生活中的深度融入,向当地舞者学习了弦子舞的基本步法和动作,记录了不少视频和图片资料。

图片

在结束此次采风任务,途经德格县时,代表团还参观了具有300多年历史的藏族文化宝库德格印经院,为藏文化的原生态保存记录而深深赞叹。

图片
图片
图片


3

图片


三项成果:让采风真正变成“留声”

团长任旭荣介绍,本次采风落地了三项成果:一是建立“西子”与巴塘音乐交流长效工作机制。两地音乐团体通过共同演出,深入文化交流。二是了解藏族音乐语言,体验藏族文化特点,为有弦子特色的合唱创编做好准备。三是合唱团身体力行推广弦子舞。团员们将在下半年的“西子”40周年团庆专场音乐会上将巴塘弦子元素融进合唱表演,让江南地区的观众们感受一把藏文化风情。

2025年恰逢杭州西子女声合唱团建团40周年。此次巴塘之行,既是一次回溯传统、汲取养分的寻根之旅,更是一次面向未来、创新表达的出发之旅。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