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船当大鼓、船钉排编钟、船桨作拍板、鱼篓成沙槌……7月11日晚,建德市新安江、兰江、富春江三江交汇处的三都梦想大草坪,一台由“文化特派员和他的朋友们”驻村创作的建德风原创声乐套曲与渔耕用具打击乐《渔乐糍香》惊艳首演。这也拉开了“音醉三都·嗨FUN一夏”音乐季开幕式暨文化特派员一周年成果展演的序幕。
这部音乐舞台剧是由杭州市文化特派员周霞与老作曲家流云老师为渔村量身定制的,将建德民歌、九姓渔民历史、渔民号子、方言及劳动工具、生活器具等巧妙融合,通过乡土味十足的艺术化表达,让观众听见渔民劳作的灵魂之声,生动展现了文化扎根乡土、赋能民生的力量,也点亮了乡村梦想的舞台。
除了《渔乐糍香》首演,开幕式上,政、校、企、民四方力量深度协同,一批聚焦音乐特色和产业融合的优质文旅项目集中签约落地,为三都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活动同步重磅首发“音醉三都山水间”音乐研学路线。路线精心串联镇头村乡村音乐学校、“醉三都”文化乡集、影像音乐工坊、乡村录音棚等特色站点,创新推出“六个一”音乐研学体验套餐(观看一场演出、喝一杯渔家酒水、吃一个香糯麻糍、拍一张九姓渔民婚俗照、录一首歌、开一场乡村演唱会),深度探索“音乐+”多元业态,致力于将音乐特色切实转化为共富动能,为游客和研学群体提供沉浸式文旅新体验。
“正值浙江省推行‘文化特派员’制度满周年之际,我们以音乐为纽带,全景式展现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同时打造一个汇聚乡村梦想家、深化青年人才工作、落地特色文旅项目的精彩舞台。”三都镇党委书记方睿说。
近年来,三都镇持续深化“文化特派员”制度实施,着力构建“音乐生活圈”,并以“音乐+”为重要切口,积极吸引青年人才入驻渔村,追逐艺术梦想。相继建成乡村音乐学校、影像音乐工坊、“梨花醉月”音乐角及杭州地区首家乡村录音棚,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音乐阵地集群,为在地和引进的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推动人才从“进村指导”向“驻村深耕”的转变,以文化为引擎驱动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