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子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5年3月出版
市作协副主席、诗人泉子新著《杭州书》于2025年3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诗集收录了诗人创作于2012-2024年间的江南山水短诗共计342首。
保俶塔 不要成为他人指尖的一根刺 也不要成为自己手中的一把匕首 如果必须如此锐利,或许 你可以向宝石山顶那瘦削的塔尖学习 并从中获得某种启示 千年意味着什么? 是另一个瞬间,还是我们一直以为 仿若永恒的世代相续? 当它伫立着 当它把针尖般的塔顶融化在了 那湖水般稠密而通透的蔚蓝里 2012 中年人 这座山已不是二十年前的那座山, 甚至不是我昨日刚刚登临过的那座山了。 就像我已不是二十年前的我, 甚至也不是昨日 那被这满山的苍翠与苍茫所震惊, 而被从心中漫溢出的泪水所阻隔的中年人。 2013 诗人的心 一片树叶落下来,大地以微微的震动作为回应。 是又一片,是又一片片的树叶, 落下来, 落下来— 直到大地获得一颗诗人的心。 2014 泉子无疑是中国当代重要代表诗人之一。他长期生活和工作在江南一带,其秉赋独特的诗歌作品,诗中植入的幽暗而独立的人文精神,深深影响了国内一批同道诗人。——江雪(诗人、批评家、艺术家) 东方文明深处的慈悲 泉子 《杭州书》的起点为2012年。 在这一年,我即将迎来不惑。 在这一年,在对西方言说方式长达近二十年的学习与借鉴之后,我的写作正迎来一次新的蜕变,并在之后的写作中,获得一个越来越清晰与强烈的判断,“我们这一代诗人,或是我们之后的一代代诗人,能不能通过对西方言说方式的借鉴来说出东方人对这个世界的一种最精微的理解将决定汉语的未来。” 这次蜕变的重要性可能只有我视之为我的写作元年所获得的那些最初的领悟可比拟,“诗是我们对身体深处那最真实的声音的倾听、辨认与追随,而在语言中的呈现”;并伴随着对江南的一种重新的认识,“江南不是靡靡之音,不是一种腐朽或堕落的代名词,而是那日常生活中的神性,以及那个精微而不失宏阔的宇宙”;并伴随着对山水的重新认识,“山水只有成为道的容器才成其为山水,否则只是西方人所谓的风景”;并伴随着那条逆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路,而终于获得的化繁为简的力;并伴随着对“阴阳相生”与“阴阳相成”的越来越深的领悟而终于得以重获的一个生生不息的人世。 正如我在题记中所说的, “这是一座城市的传记, 是一个诗人的成长史, 也是江南之所以成为江南 汉语之所以成为汉语 其更深处的秘密。” 我想强调的是,“杭州”在这里是一种方便。就像我在一首刚刚完成的诗所表达的,“我特别羡慕林和靖,/这个生活在北宋/——一个文明古国的/一个最好的时代,/以及这个辽阔国度/最好的一片山水中的/隐逸诗人,/而他离世时/距离那个山河破碎的时辰/还有整整一个世纪。” 是的,我有幸与林和靖拥有着同一个城池,同一片这个辽阔国度中的“最好的山水”。 《杭州书》的命名直接来自于这本集子中一首诗的标题。 无论是汪王的纳土归唐, 还是吴越王的纳土归宋, 都作为一种慈悲, 一份这方水土更深处的 祝福 及赠与。 (《杭州书》2022) 而这同样有着来自江南的赠与,有着来自汉语的祝福,以及这属于东方文明深处的精微、智慧与慈悲。
泉子,浙江淳安人,杭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诗集《雨夜的写作》《与一只鸟分享的时辰》《秘密规则的执行者》《杂事诗》《湖山集》《空无的蜜》《青山从未如此饱满》《山水与人世》《圆月与枯荷》《杭州书》,诗学笔记《诗之思》,诗画对话录《从两个世界爱一个女人》《雨淋墙头月移壁》,作品被翻译成英、法、西班牙、韩、日、拉脱维亚等多种语言,曾获艾青诗歌奖、刘丽安诗歌奖、储吉旺文学奖、陈子昂诗歌奖、苏轼诗歌奖、十月诗歌奖、西部文学奖等,现居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