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资讯

第二批“浙江省艺术乡建特色村”:富阳区大源镇蒋家村
  •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13日    字号【

艺术乡建

为深入践行“千万工程”,加快推进人文乡村建设,多角度反映全省各地文联精心培育“艺术乡建特色村”成果,近日,浙江省文联认定46个村为第二批“浙江省艺术乡建特色村”。其中,杭州市建德市下涯镇之江村、余杭区百丈镇溪口村、西湖区转塘街道外桐坞村、桐庐县富春江镇芦茨村、富阳区大源镇蒋家村入选。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蒋家村,当乡村邂逅艺术,擦出了怎样的火花?



1.jpg

蒋家村位于富阳区大源镇中部,距离富阳城区10公里,杭新景高速3公里,大源溪穿村而过,汽觃线与杭州绕城西复线、杭千高速连接线并向而行。蒋家村总面积8.79平方公里,现有户籍人口3976人。2023年度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406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253万元,村民可支配收入6.8万元。近年来,蒋家村充分挖掘利用现有老台门资源,打造以麦家影视文学、红色报刊史料研学中心、蒋氏耕读文化为特色主题的三大区块,形成“蒋家祠堂-麦家书屋-红色报刊史料研学中心-数字文化体验馆-富春理想谷”可看可听可学可鉴的文化之旅,再现“耕读传家、台门迎客”的江南乡村独特魅力。先后获得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浙江省五星级农村文化礼堂、“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杭州市美丽乡村精品村”、“全省3A级景区村庄”、“浙江省民主法治村”、“省级农村引领型社区”、杭州市民俗文化村、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浙江第三批省级未来乡村等荣誉。
2.jpg


蒋家村有600多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是大源对外展示文化兴镇重要窗口,党委政府一直以来十分重视蒋家村的发展建设。台门宗祠文化、红色文化、耕读文化以及麦家文学等特色元素在村内随处可见。蒋家村致力于用文艺赋能,用活特色文艺资源,擦亮文旅融合品牌,开展艺术乡建工作。



打造艺术空间

蒋家村现有修缮完成的老台门20余座、民乐小学旧址、蒋氏宗祠、红色报刊史料研学中心(已获评省级乡村博物馆)等公共空间可作为艺术场景布置利用和开展文艺活动。目前已建成的场景包括麦家书屋、读书广场、红色报刊史料研学中心、数字馆,以及依托麦家谍战小说元素打造的暗算弄、杂货铺、裁缝铺、理发店、富春茶社等民国风沉浸式体验场景。2025年预期竣工的新文化礼堂、富春理想谷等新公共空间在功能定位上也包括艺术空间,后续利用规划上将更好设计,努力发挥文艺赋能的价值。此外,蒋家村依山傍水,诗画田园既是文艺创作的素材,也是佳作展示的天然舞台。

3.jpg


风声巷


4.jpg

暗算弄



建设文艺队伍


蒋家村文化界名人辈出,如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协副主席麦家,浙江文投集团总经理蒋国兴,黄公望研究会会长、富阳籍文化名人蒋金乐等,关心和支持家乡发展建设,积极向外推介蒋家村。文化特派员、文化员、村级各文艺队伍负责人为文艺带头人,常态化指导开展舞蹈、民乐、越剧等文艺活动。组织策划书画展览展示、三八节文艺汇演、风声巷读书会等。此外,富阳区政协委员、红色报刊史料研学中心馆长谢华长期扎根蒋家村,积极引荐资源,丰富村内文学创作氛围和文化活动。近两年来,中国林业生态作家协会生态文学创作实践基地、《北方文学》杂志社及作家袁炳发、于德北工作室相继落户蒋家村,著名编剧石钟山连续两年在蒋家村采风创作。

5.jpg

麦家部分作品
6.jpg

蒋家村人生海海广场



开展文艺活动


村内常态化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舞蹈、书画、戏曲等氛围浓厚。近年来,先后举办过大源籍中国书协会员方林华书法作品展示、蒋国平收藏书画作品展、两届元宵节民俗文化活动展示、4·23世界读书日暨全民阅读月启动仪式活动、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系学生红歌晚会等各类文艺展览展示展演活动,并接待各级协会创作采风等数十批次,红色报刊史料研学中心常年对外开放,是区内红色教育的重要基地。


7.jpg


红色报刊史料研学中心


信息来源:富阳区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