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资讯

当下如何推行诗歌教育?“全国诗歌教育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浙江
  •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9日    字号【

11月30日,浙江文学馆儿童文学“嘉年华”系列活动全国诗歌教育研究中心挂牌运行仪式,于杭州市钱塘区文思小学举办。

1.jpg

活动结束后合影

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主编李少君,浙江省作协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朱丽军,浙江省作协副主席沈苇,浙江文学院(浙江文学馆)院长(馆长)程士庆,澳门作家协会副主席朱丛迁,杭州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朱荣兴,钱塘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刘国娟,区管委会副主任、副区长潘伟红,区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谭雪华,区教育局副局长江志明参加了活动。

全国诗歌教育研究中心,挂牌浙江

活动现场,中国作协《诗刊》社主编李少君将“全国诗歌教育研究中心”的牌子,授予浙江文学院(浙江文学馆)和钱塘区作家协会,程士庆和谭雪华接牌。

2.jpg

李少君向浙江文学院(浙江文学馆)、钱塘区作家协会授牌

刘国娟在开场致辞中提到,诗歌和教育都是荡涤心灵、启迪人生的伟大事业。在新时代,诗歌理应成为思想教育的一把钥匙,诗教理应成为心灵教育的重要课堂。钱塘区文联、区作协在这两年多时间内,主动对接省市资源、凝聚作家力量、推动钱塘文学工作,举办各类文学活动和教育实践。本次活动及全国诗歌教育研究中心挂牌运行将成为钱塘新征程的起点,为中国诗歌教育做出贡献。

程士庆回顾浙江文学馆自面向公众开放以来所举办的“诗教”相关的文学活动和教育实践:设立钱塘区文思小学为首批诗教实践基地,与钱塘区文联、区作协合作开展文学普及和教育活动,如开设常态化诗教课堂,开展诗歌课,举办征文比赛、诗歌吟诵会等。通过在钱塘区的试点实践,已经探索出一套适宜在全省推广的文学通识教育模式,并在温州洞头,台州临海、路桥、温岭等地接力,在全省范围铺开“诗教计划”。

现场,青年诗人林珊、阿剑、庄凌、弦河、章雪霏,被聘为第二批驻校诗人,他们将把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带到学校,与孩子们一起探讨诗歌创作和阅读的快乐。观澜小学、江海实验学校、前进小学、下沙中学、新湾中学等学校被授为“第二批诗歌教育实践学校”。

3.jpg

第二批驻校诗人受聘

浙江省作协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朱丽军表示,《诗刊》在浙江挂牌“全国诗歌教育研究中心”,标志着浙江文学院(浙江文学馆)和杭州市钱塘区在诗歌教育和研究领域将承担更加重要的责任和使命。通过与《诗刊》的紧密合作,浙江的诗歌教育和研究工作必将迈上新的台阶,也必将为推动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诗刊》主编李少君对于钱塘区推行的一系列诗教工作表示肯定,并指出这些实践对于在全国各地的其他“诗教”活动的开展具备示范意义。他借用雅斯贝尔斯的名言“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指出“诗教”不只是专业技能的教育,而是生命内涵的领悟,培养完善的人格,培养文明的人,培养“有教养的人”。李少君提到,中国“诗教”传统历史悠远、渊源深厚,当下,我们要促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好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充分融入到新的诗歌教育活动中去。

本次挂牌活动由杭州市钱塘区作协主席沈小玲主持。钱塘区学林小学、文思小学等学校围绕“诗可以颂”“诗可以歌”“诗可以教”三大主题,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诗教实践成果盛宴。

当下我们如何推行诗教?

当天下午,《诗刊》社主编李少君的“诗教与心灵教育”专题讲座在钱塘区江海实验学校举行,100余名诗人、青年教师现场聆听。

李少君对“诗歌与心灵间的张力关系”展开深刻的阐释。他认为,在中国文化中,诗歌有着特别的地位,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诗经》始终是儒家排在第一的经典。“诗教”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教育方式之一,指出“诗教”本质是一种心灵教育、情感教育和价值教育。也因此,中国文化是一种心灵文化,诗歌就是民族之心。当代践行“诗教”,有利于对抗现代社会面临的“空心病”、抑郁等问题。

讲座后, 40余名青年诗人和青年语文教师展开对话交流。诗人们对“诗教”的内在本质、诗歌价值、实现路径等展开研讨。诗人阿剑认为,诗教本质是“文化基因”“文明密码”的传承。青年诗人谢健健认为应开展多样化的诗教活动等来增加学诗的趣味性。20余名青年语文教师代表结合自身的诗歌教学实践对“诗教”的结构布局、落地形式、实践内容展开深刻的交流。

4.jpg

《诗刊》编辑部副主任彭敏指出,目前学校诗教(特指现代诗方面)在价值观的传递、性情的陶冶方面已经卓有成效,需要加强的可能是审美观念的熏陶。这更多依赖当代诗人和教师们的通力合作,从作品和教学两个维度共同发力,将更具光彩、更具美感的诗歌带入到校园课堂。

浙江省作协副主席沈苇总结,诗歌教育要完善好诗教理论及体系建设,完善好诗教师资团队建设,利用好作协、刊物、学校多方资源;诗歌教育内容要大于形式,诗教活动要有创新,要做扎实。

本次活动由浙江省作家协会指导,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浙江文学院(浙江文学馆)、中共杭州市钱塘区委宣传部、钱塘区文联、钱塘区教育局主办,钱塘区作协、钱塘图书馆、钱塘区文思小学、钱塘区江海实验学校承办,澳门文艺评论家协会、澳门大学中国历史文化中心协办。


信息来源:杭州市作家协会、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