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部诗集有足够长的时间跨度,就会构成一位诗人饶有意趣的精神现象,《重返明天》便是。读这部诗集的最大感受是:李郁葱一直保持了敏锐而独特的现实感知力,这种感知力对诗人来说尤为重要,我一直认为“现实感即历史感”,也是后人辨识我们这个时代的标识。李郁葱的感知力是非常个人化的……“重返明天”的真正前提是——立足我们的此在性和短暂性——“今天还是新的”的此在性,以及“听到下坠中的落花”的短暂性,如此,生命与写作都是我们的功课,也是值得珍视的祈祷仪式。
—— 沈苇
80年代初开始,杭州和全国一样,现代诗歌的创作风起云涌,自发的创作团队就有七八个,每个团队按照平均十位计算就有七八十,其实远超一百位,但三十多年过去,还坚持留下来的,大约就十位左右,而李郁葱就是这坚持下来,并不断精进的其中代表性的诗人之一,这非常不容易。今天,李郁葱出版了这本三十年诗歌创作的诗集,是对自己的创作做了一个总结,也是杭州的现代诗歌向社会展示的一个精彩层面。相信这样的展示,无论对社会,还是对诗歌创作界,都有一个激励和鼓舞的作用。中国虽然说起来是一个诗歌大国,但真正的诗歌发展却永远寄托和存在于那么一些把生命与诗歌紧紧相连的诗人个体身上,所以,今天这样的三十年的诗歌展示,无疑是一个诗歌创作的自尊和存在的真正展示。为此,我衷心祝贺李郁葱的这个诗歌展示会圆满成功。
—— 梁晓明
看到郁葱诗集《重返明天》,我意识到,这四个字构成了他的美学主张,更是他的“时间诗学”。“重返”是一种运行轨迹,一个回归:星球的、事物的、人的。“明天”是未知的未来,也是“未来中的过去”。因此,“重返明天”既是重返过去,也意味着站在“当下”。这里的连接物就是“记忆”,包括对欲望、期待和风景的记忆,这个书名是对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的致敬。几十年来,我们诗歌写作的轨迹,恰好是从“生活写作”到“生命写作”,直至“存在写作”的逻辑发展。
丘山兄在群里留言说,郁葱的诗歌“打开一种局限”,“一首就是一个小小花园/一半是词语的淋漓,一半是怪兽的阴影/一半是园林的逻辑,一半是物我的隐现”,甚为贴切。郁葱的诗歌,始终保持了一种生命姿态,一个非常稳定的“语调”,既不高亢又非低沉,我们可以视之为“男中音”。这是中国诗坛很珍贵的一种声音,在“深吸纳”中“长吐出”,沉稳如汉语之山。这也是一个伟大抒情传统中必不或缺的流动。他的诗歌有一种丰富性。语言的丰茂揭示了内心丰盛,这种丰茂经过修剪,却少有人工气,犹如西湖景致。另外,起码从这本集子看,郁葱非常注重形式与情感的融汇,以获得一种“情感的形式”。我这样说并非杜撰,苏珊•朗格就有“情感与形式”这样的命题。
郁葱善于在呈现与诠释,内敛与狂放,赤裸与尊严、精准/清晰与神秘/迷失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他“心中有山水”,故而在描绘风景时呈现了水墨精神或水彩风格;“意志里有丘壑”,因此他的诗歌一直处于缓缓上升过程中,却保持了一种柔韧微妙与硬朗大气的结合,具备了杰出诗人的气象。
—— 王自亮
作为中国大陆70后诗人的代表之一,李郁葱的诗歌保持了一种特有的恬淡、优美和思辨。可以说,李郁葱在一以贯之的写作中建构了一种诗学,这种诗学的养成,一部分得益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大陆的西方学术和西方文学双重的启蒙运动的结果,一部分,则得益于诗人自己的秉性。他诗歌中的宁静、含蓄、矜持、低调和内心的丰富,组成了一种风景。这种风景无疑既是个体性的,又是集体性的。
—— 濮波
与许多主观性诗人不同,郁葱更多地偏重于以客观性视角,来呈现自我生命经验、情感和审美观念。他是个具有强大发现力的诗人,善于从无诗意中发现诗意,诗歌题材广阔。与绝大部分诗人置身事外的审察式与审判式书写不同,李郁葱诗歌,是以一种进入事物内部、与事物胶着缠斗,向深处不断掘进的省察式与审美式书写见长的。李郁葱是个向内求的诗人,注重内视与内省,他的诗歌最大的社会学特征,是一种怀疑论者式的自我审视。他的诗歌,自九十年代起,就呈现出鲜明的自我诘问的倾向。生活中的李郁葱是一位锐利的批判者,然而他很少将这种锐度带入诗歌创作中,似在有意将诗歌与生活进行某种切割,诗歌呈现出一种温和与敦厚的面貌。高频出现的自我诘难的反问句式、习惯性大量使用冒号、大量的断裂分行、擅长反向运思、高频出现的“如果”一词、内容纯属自撰的引用、以事物的情状与性状代替事物本体的借代、粘带与拓展手法的运用、茂盛的幻觉、对小说创作手法的借鉴、助词“的”的无顾使用、潜意识高频出现的“虚无”“虚幻”等词、耽于哲学思考、意象和背景大多暧昧幽暗,等等,是李郁葱的微观诗学。郁葱诗歌对生活本质的深刻揭示,不是一种剑拔弩张的直陈,而是包裹在深刻的反思中。郁葱的诗歌多呈冷色调,他的诗歌感受别致、语调平缓、静气浮动、从容不迫,或铺陈,或描述,或评议,或独语,形成密集的语言流,意象之间充满张力。
—— 涂国文
我说下自己对李郁葱兄诗作最直观的感受。一是他的诗歌写作恪守自己独特的美学品质,不会为了时兴的潮流,或者取悦读者而做出牺牲。二是他三十多年来的写作,有一以贯之的风格,就是以观看、听闻等身体的感知为经,以比思更原初的知觉为纬,形成绵密的语言织法。看与听和知觉、直觉的判断是共生缠绕着,无法相互剥离的。三是他尽管更多切入的是日常生活的语境中,不过在对细微处的辨析里始终有对宏大的隐喻,这就显示出他不俗的一面。
有两首可以比照着阅读的诗,可以发现一些有意思的变化。《风景的证明》写于2003年,《过去的风景》写于2020年。两首诗都以“风景”为对象,风景是偏于自然的景观,就像前一首里“风景”对应的。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我们所见的和经历的都称之为“风景”,人生就是风景,这是后一首里“风景”对应的。《风景的证明》以风景作为对象,并且是充满确信的,但《过去的风景》则是明显地后撤了一步,它以体验风景的主体为对象,并且充满了疑虑和不确定性——我们带着过去的风景“回到未来”,但未来与年老的衰退重合在一起:“有近视的忧虑,又有远视的恐惧”。我相信这种信心和立场上的后撤一步,是一个诗人在面对现实和价值重估后做出的必要的调整。我也喜欢郁葱兄在这里提供的暗示,近视的忧虑叠加远视的恐惧,这不仅是对中年之后的困境的隐喻,也是对社会整体的隐喻。
—— 江离
在大学时代就读到郁葱兄的诗。这些年,他一直保持着独立、安静的写作姿态,持续精进。郁葱兄的诗语言细腻,考究,善于运用隐喻和象征;他的诗既有传统的美感,又不失现代精神,在现代语境中深入探寻诗歌和人的位置;他的诗善于将平凡的日常生活场景转化为具有现代哲思的诗意表达 ,善于将个人观感融入对地理、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构建出独具特色的诗意人文地理空间 。在我看来,瓦雷里提出的“纯诗”,在当代中国,郁葱兄的诗是比较理想的样本。诗集第178页《山水诗》这首诗,是郁葱兄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前三行:“这风景如你所愿,大地汹涌着草木/山和水都在合适的地方,你/也在合适的地方,发出赞美和感慨。”就像这诗中所写:郁葱兄在合适的地方,对如愿的风景和不完美的人世,发出了他的赞美和感慨。
—— 飞廉
我跟郁葱兄同龄,也都是年少写诗,且在媒体工作多年。但我后来中断诗歌创作,令我非常敬佩的是,郁葱兄少年成名后,在诗意道路上的坚守,且越走越远,他现在把30多年诗作重新进行梳理、筛选,这部《重返明天》诗集的出版,某种意义上讲,是他一个人的诗歌史。 郁葱兄的诗有着鲜明的辨识度。他常常在诗行中不停地设问、追问、反问和互问等。表达对世间万物一种本源的探究和质疑。近年来,从一次闲坐到一次遇见,从麻雀、猫乃至苍蝇、蟑螂皆可入诗题可以窥见,在郁葱兄眼里,万物皆可入诗,他着力在庸常的生活里寻找更广阔的诗意。重返到哪里去?诗集里专门有一首《我重返杜甫》“一卷书摊开,肉体犹如茅屋,我和杜甫/有着相似的忧愁:他忧心那世道/我冷眼这内心”大家都说郁葱兄的诗歌,多受西方象征主义影响,现代味很浓,但我隐隐感觉到,他的诗骨子里仍有东方传统文化的浸润。一首《夏山高隐图》隐隐约约暴露了诗人“重返”的归宿。衷心期望郁葱兄在知天命之年之后,继续精进,诗艺和人生更加郁郁葱葱。—— 子川
在阅读郁葱的诗歌的时候,我在内心一直情不自禁地把郁葱的诗与木心的画作比较。如果从总体上审视郁葱三十多年的诗歌书写,他所呈现出的内容可以说是时代的“缩微景观”。他不是采取大开大合、大起大落的时代境遇描述方式,而是以日常化的细腻抒写,抵达时代的风景深处。他的抒写是浓缩式的、窄幅的,犹如木心的窄幅画。木心的窄幅山水画,如果逼近细读,就可以辨别出他所呈现的是一个冰山世界,这个冰山世界蕴藉着特定时代的历史密码与木心个人的灵魂密码。郁葱诗中的“缩微景观”亦可作如是观。郁葱的文字抒写缓慢而从容,细腻而柔婉,诗中的动作幅度和情感幅度都不大,但是深层却藏着陡峭的风景、心灵的漩涡与灵魂的风暴。他所经历的半个世纪的时代风雨都沉淀为窄幅的“缩微景观”,成为时代废墟上的一份个人化证词。
—— 赵思运
李郁葱诗歌中与万物的对话方式,是细腻绵密、入骨入心的那种,换句话说,呈现出一种颗粒度极细的观察、揣摩,以及从多个方位切入并展开言说的能力,这种功力赋予了他的诗歌极高辨识度。如写于1998年的《在路上》一直在回避正面回答“还有多少时间”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逼近生命意义的过程,“但不如看看那彩虹,在雨后的原野上/它吮吸着我们。听我说,还不如看看/那彩虹,胜过你喋喋不休的追问”。写于2010年的《脚注》:他的经纬谁去丈量?“一生的阴影/在疾病的咳嗽里,他是席卷着的/往事和前程,那完成的,正是他所勾勒的……”。《台风到来时的枯坐》:那雨/有虎和豹的脚步,在一阵风过的地方。从辩识度角度讲,李郁葱诗歌大抵上是不是属于陈仲义讲的有一种“潜在的哲学背景高度”“内在思辨力量”“智慧的‘诗想’转化”。我有一种感觉,此类诗人在写诗的过程中,是很少考虑“旁人观察”的,不迁就、不媚俗,“爱懂不懂,我写我诗”。如写于2019年的《在野地:流浪狗》:漂洋过海,在繁衍中一次次/递过那些菲薄的盐。这里“盐”是指生命力的延续?基因的传递?诗人就这么写,对读者怎么理解,作者取“放任态度”。科学学上有一句话,叫“观察即干扰”。我们写诗也一样,一开始写就考虑别人是否能接受、编辑爱不爱看,那这样的诗就是在干扰下写成的诗(且先不说好与坏)。
—— 沈秋伟
诗忌直和硬。直写,硬写,直抒胸臆,固然明白晓畅,但往往会失去诗意,会造成诗的味道不够。读郁葱兄的诗,强烈感觉到他笔触的柔软,文如其人,郁葱兄是个很内敛的人,柔软的写法符合他的性格。他的表达非常委婉,他不会直接说出自己的意见,总是曲尽其意,看《鼓浪屿》的开头“那些小巷和建筑,在陈旧的趣味里/散逸着远道而来的喧嚣——”,委婉吧。这样的委婉,在郁葱兄的诗里随处可见。柔软的另一个表现是大肆铺陈。经常用广角镜、多角度表现主题。被他丰富的想象力所折服,把不同的意象拉在一起,看似不同的意象,其实都有内在的联系。在他的诗中也可以看出他的博学,他的见多识广。
—— 胡理勇
我们写诗,其实就是把思考和探寻的痛苦过程,用轻快的笔触记叙下来。郁葱也是一样,他把自己的思考和追寻以及在思考追寻过程中油然而生的情感,从实体的“物”与虚幻的“像”之中,真诚地流露出来,让读者自己去感受它、体验它。个人觉得,读诗过程中,对作者“技”层面的琢磨是次要的,对作者在这首诗中的情绪和思考的感知,是最主要的。所以读郁葱的诗,每一首都能得到一种体验,这种体验有时是清晰的,有时是内蕴的。
李郁葱的诗歌反映生活的横切面,在克制平静的语调下,诗绪的分享与发现都是稳定的水流,从中可窥见诗人颗粒分明的日常绵延。他的静气,他深刻的哲学与禅思的得道,在语言孕育的娴熟流畅之下,文字肌理是内敛的,展现幽秘而辽阔的世界呈现,像一阵十二体系的和音,最终有一种圆融和浑满让人迷恋。或许“隐居”于文字间是他生活的某种选择。就像最近一次我遇到他,他说儿子在上海读馆藏文物研究生现在已经实习,其他平平静静,一切都好。我想这么一个隐忍在人间的低调歌者,正在模糊的秩序中建构出属于他自己的美,而他“重返未来”看到的风景一定无与伦比。 郁葱老师的诗,我肯定不能说全部读过,但是手上有的他的几本诗集,我几乎每一首都认认真真,一字一句读过,有的还读过很多遍,以后还会继续读。他的诗丰富,驳杂,繁花似锦,似乎没有他不能写的题材,而且所有的诗都维持着超高水准,很多都可以成为习诗者学习的范本……可能有人会说,读诗,读诗人的几首代表作就可以了,不需要读那么多。这是每个读者自己的事。正如对诗的理解,不同人之间不可能做到完全一致。“我知道我不知道”,这也是最能表达读诗体会的一句话吧。如果你认为这是谦逊,或者也隐含着骄傲,都没错。但我的体会是,读同一位诗人的诗,读100首和读10首的认识,会完全不一样。
诗充满神性,又带着日常的体温。郁葱兄的诗作可谓神性与日常性、自然性与匠心的高度统一。他的诗大多从日常生活或所见物事入手,结构的营造和叙述的新巧独具匠心,“妙机其微”,自然天成之得无可移易,“真与不夺,强夺易贫”(《二十四诗品》)。 我对《重返明天》这个题目特别有感触。中午我乘坐公交车来参加这个活动,我故意背对着车子前进的方向坐,公交车在老城区晃荡晃荡着前行,路过一个又一个时间的遗址,带着我重返明天……
丘山
202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