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现场
展览展出熔现实主义艺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铜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朱炳仁40载艺术生涯中100余件/套铜艺瑰宝,总重量高达35.6吨,其中不乏单件重达3.7吨的巨制,也是国内首个铜工艺品类最为全面、表现形式最丰富的铜艺术世纪大展。
“熔铸古今——八十而立朱炳仁艺术展”现场入口 单件重达3.7吨的铜作品,故宫角楼建筑艺术品
开幕式上,朱炳仁动情地说:“能在国家博物馆展览是一生中最大的幸运,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因为有了国运才有了‘铜运’。” 朱炳仁在艺术展开幕式上致辞 领导嘉宾共同见证展览开幕
国博首次!100余件铜艺瑰宝 与10件青铜国宝古今对话
铜,是最早被人类所认识和使用的金属之一,经过数千年的淬火锻造,以青铜为代表的铜器采冶和铸造技术早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征之一。杭州铜雕作为青铜铸造技艺的延续,随着历史变迁、时代变革,在一代代匠心传承与发展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2008年,杭州铜雕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朱炳仁作品,雷峰塔建筑艺术品及雷峰塔原铜匾
此次展览分为“古法新意”“匠心铜运”“雕铜巧技”“艺出新裁”四个单元,汇聚造型多样、题材广泛的制铜精品,从不同角度详细介绍一代非遗大师高超的艺术成就,系统阐释中国铜雕技艺从“铸鼎象物”到“离形得似”的艺术蜕变,生动反映当代艺术工作者扎根传统、传承匠心的艺术追求。
中国铜壁画巅峰之作《万泉归海》
尤为瞩目的是,展览巧妙地将跨越千年的青铜文化与朱炳仁四十载艺术人生相融合。中国国家博物馆“拿出”战国时期鐈鼎、铜壶等10件青铜国宝,首次与朱炳仁的现代铜艺术品开展跨时空交响,以中华殿堂级的文化力量,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创新的活力。
古今铜器对照展示,揭示传统与现代相融互生
朱炳仁现场致辞 身后的铜门为其十五年前为国博铸造
作为“朱府铜艺”第四代传人,朱炳仁的一生与铜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自幼随父研习书画,后深耕铜雕技艺,以铜为笔,以火为墨,其艺术成就横跨诗、书、画、印、铜五大领域。而熔铜艺术,无疑是朱炳仁艺术生涯中的一次重大突破与创新。2006年,在承建常州天宁宝塔的一次意外大火中,朱炳仁发现了熔化的铜结晶体千姿百态,从而开创了“熔铜艺术”,以“似与非似”的挥洒写意,将自由流动的铜液彻底从模具中解放,熔铸出刚柔极劲、妙趣横生的大千世界。
《稻可道,非常稻》 《千里江山》
亮点抢先看!2000方超大展厅 成就国内首个铜艺品最全艺术大展
步入展厅,彷佛进入了一个“铜话”的世界。展览中,中国第一座彩色铜雕宝塔——雷峰塔的建筑艺术品,第一座铜桥“涌金桥”,及代表中国铜壁画创作高峰的《万泉归海》等经典作品细数亮相。国博珍藏的熔铜艺术开山之作——《阙立》,时隔十七年再次与观众见面,与《稻可道,非常稻》《千里江山》《燃烧的向日葵》等作品,共同演绎了一场形意交织的双重盛宴。
朱炳仁第一件熔铜作品《阙立》,2007年被国博收藏 《燃烧的向日葵》
朱炳仁的艺术创作,技艺与情怀并重。新作《黄河浪》,为献礼建国75周年而作,以九曲黄河为灵感,彰显中华民族的坚韧精神。同样,《运河之光》则通过对运河的描绘,展现对中国大运河的关注与赞美。此外,展览还特别设置互动体验区,让观者有机会亲手触摸铜雕艺术的温度,感受来自金属的质朴和力量。
《黄河浪》 《运河之光》
“八十而立”,对于朱炳仁而言,不仅是一个年龄的标志,更是他艺术生涯新阶段的开始。“阙,是古建筑前面如门一样的建筑,寓意启新之始。熔铜艺术,源自国博,今又荣耀归巢。”在朱炳仁的话语中,充满了对铜艺术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朱炳仁:铜就是我,我就是铜
铜物至精,观照古今。欢迎大家一起走进“铜世界”,观其形、品其意、寻其妙,共同探求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焕发的光彩与活力。
熔铸古今——八十而立朱炳仁艺术展 展览时间 2024年7月12日——10月10日
展览地点 中国国家博物馆南1、南2展厅
参观预约 提前7日在“国家博物馆”官网 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及官方APP预约 每日预约放票时间为17:00
信息来源:国家博物馆、朱炳仁铜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