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资讯

他用十余年记录故乡的大运河,“大河微尘”影像展开幕
  •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4日    字号【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这条流淌千年的河流,见证了无数的繁荣与变迁,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在历史中、在河畔的生活点滴。

6月10日,“大河微尘——陈澍影像作品展”在杭州师范大学美术馆启幕,展览以青年艺术家陈澍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思考,通过一系列大运河影像作品,展现了宏观世界与微观细节之间的独特平衡。此次展览由浙江省摄影家协会指导,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杭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办,杭州师范大学美术馆、杭州市余杭区摄影家协会、杭州壹格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承办。


1.jpg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浙江省文联书记处书记赵晓刚,杭州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应飚,杭州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朱荣兴、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主席王小川共同宣布展览开幕。杭州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应飙,杭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张友国,原浙江省摄影家协会顾问、杭师大美术学院退休教师韩程伟分别致辞。杭师大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倪洪江代表学院接收捐赠作品并向陈澍颁发收藏证书。来自余杭区、临平区等杭州各区县的领导嘉宾,各级摄影家协会代表,杭师大美术学院师生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王中焰主持。


2.jpg


陈澍,作为一位生于斯、长于斯的青年摄影家,他的镜头下流淌的是对杭州,尤其是对穿城而过的大运河深沉而炽热的情感。从2010年开始,陈澍用脚步丈量着这条古老而生动的水脉,用镜头记录其间的每一次呼吸、每一场变迁。从浩瀚的河面波光粼粼,到沿岸人家炊烟袅袅,从四季更迭中的自然风光,到岁月流转下的人文景观,他用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捕捉了大运河从宏观壮丽到微观细腻的瞬间,展现了这条文化长廊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生命力与新貌。

对于陈澍来说,大运河是他的精神寄托,那里有他儿时的记忆,也有他对历史深沉的敬仰和对未来无限的憧憬。在追寻大运河的足迹中,他不断审视自己与这片土地的关系,以及作为一个艺术家的责任与使命。这种个人经历与集体记忆的交织,使得他的作品不仅富有艺术感染力,更蕴含着深刻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意义。“我希望本次展览既是一次总结,也是对自身现阶段创作手法与思路重新审视的一个良机。”陈澍说道。


3.jpg

    “大河微尘”影像展以时间为轴,情感为线,串联起运河沿岸的自然风光、历史遗迹、民俗风情以及现代生活的交融共生。在陈澍的镜头里,既有大河奔腾的壮丽,也有微尘落定的宁静,这些作品如同一面面镜子,映照出大运河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时代变迁的痕迹,同时也映射出陈澍个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与文化认同。

策展人范顺赞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澍的视野也在不断地拓展,他不再仅仅局限于记录生活的点滴,而是开始探索更深层次的运河文化。在他的作品中,大运河不再只是一条河流,它已经升华为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文化的传承。


4.jpg

    展厅中精心搭建了互动装置,除了视听效果之外,还创新性地融入了触觉体验元素,让观众能够全方位、深入地领略大运河畔丰富多元的人文生活景象。体悟生命的转瞬即逝与时间流转的恒久不息,从而在心灵上与历史的长河产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共鸣。

5.jpg


此次展览不仅展示了陈澍个人的艺术情感,更激发了公众对大运河乃至中华传统文化保护的关注与思考,鼓励更多人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中来,让古老的文化血脉在当代社会继续焕发生机与活力。

展览将持续至7月5日。


部分作品欣赏
6.jpg
7.jpg
8.jpg

9.jpg

信息来源:杭州市摄影家协会、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