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下午,惠风和畅,两岸波平,运河之上船行不辍,大型话剧《北上》新闻发布会暨专家研讨会在大运河杭州段隆重举行。
该剧改编自著名作家徐则臣获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小说,由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指导,杭州演艺集团、杭州话剧艺术中心、滨江区委宣传部、拱墅区委宣传部、临平区委宣传部出品,新华网联合出品。在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之际,旨在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的艺术价值与时代意义,书写百年来大运河的精神图谱与一个民族的旧邦新命,也为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
春风起棹,游船自码头出发,在运河风光中穿行,随着《北上》卷轴缓缓展开,导演李伯男钤下一枚篆有“北上”字样的印章。
大型话剧《北上》以著名作家徐则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小说为基础,以大运河为背景,通过“古今交织”的叙事线索,“北上南下”的剧情结构,演绎由杭州至通州、绵延运河两端的人间世情,讲述了几个家族间跨越百年的史诗。作为一项使用至今的伟大工程,运河的历史和现实始终与中华民族的近现代变迁息息相关。呈现跨越时空的运河沿岸景象,借由跌宕起伏、情感饱满的人、事、物展现大运河沿线璀璨的中华文化和民族历史,进而反映中国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历程,是话剧《北上》的创作重点。
本次新闻发布会现场,《北上》系列主视觉首次公开亮相,以“卷轴”形式出现在每位与会嘉宾的手中。工笔细绘的河流绵延千年,其上所承载的中国人的传统品质和与时俱进的现代意识围绕大运河这一民族生活的重要象征,在21世纪新的世界视野中仍焕发着无限生机。
河通古今,脉传千年,京杭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是北方文化和南方文化之间的纽带。本次以创排话剧《北上》为契机,杭州话剧艺术中心将与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团联手,合力深挖运河作为流动文化遗产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这是继大型原创话剧《苏堤春晓》后,杭话对“央地合作”创新模式的进一步探索,立足杭州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深刻践行“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的指引,与国家级的高品质艺术资源合作,为城市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本剧预计将在今年9月于杭州大剧院首演。
国家一级编剧解涛、青年编剧解子昂担任本剧编剧,国家一级导演李伯男担任本剧导演,并借助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团资源,力邀中戏多位知名校友参演,亦吸纳业内著名的灯光设计、音响设计、舞美设计等团队加入。
《北上》原著作者徐则臣
在创作中,主创团队坚持以深厚的运河历史文化底蕴为基,并多次采风,深入感受与体会运河两岸世情民风。在本次新闻发布会上,《北上》原著作者徐则臣表示,他对这部作品有十分深厚的感情,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运河,了解中国的源头;导演李伯男也以“气韵陈雄”评价《北上》原著文本,认为人与运河之间的关系超越了时间与空间,蕴含着对“人类共同体” 的感情,并表示在舞台的二度创作中,将以讲好运河故事、中国故事为目标,探讨大运河对于中国政治、经济、地理、文化及世道人心变迁的重要影响,不拘泥于仅仅还原历史,而要在历史中看人,看人心,看人情,看人性。
饱览运河胜景,共襄流动盛宴。新闻发布会后,话剧《北上》首次专家研讨会在大运河畔召开,省内外多位文艺界专家畅所欲言,围绕该剧的主题立意、人物形象、剧情设计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北上》主创团队将秉持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不断完善京杭大运河这一精神符号的象征性表达,并力图将剧中人物有血有肉地立在舞台上。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杭州段流淌千年,是“世之瑰宝,城之命脉”,杭州话剧艺术中心希望通过大型话剧《北上》,深入挖掘大运河承载的深厚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传承运河文化的精神内核,延续壮美运河的千年神韵,使之成为新时代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