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塔古称“仙岩”,因东晋名士许询在此隐居,传说羽化成仙而得名,楼塔建镇于唐末公元897年,迄今已历1126年,是萧山最南,一个“水清木华、文脉绵延”的山乡古镇。东临诸暨,西接富阳,辖区面积47.6平方公里,辖12个村、1个社区,户籍人口2.7万。
楼塔自古崇文尚学,诗礼传家,人才辈出,是明代名医楼英故里。拥有“楼塔细十番”和“绍剧”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基地,还有楼塔灯彩、半年节、楼英传说、篾编工艺、仙岩故事等12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楼塔还是杭州市的书法名镇,省、市级书法村数量就占了全镇的1/2。楼塔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浙江省篮球之乡,杭州市摄影之乡。
楼塔镇 作为千年古镇,楼塔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人文艺术气息浓厚。楼塔镇文学艺术联合会自2018年8月成立以来,下属7个协会(细十番协会、历史文化研究会、书法家协会、舞蹈协会、民间手工艺者协会、曲艺协会、摄影协会)、400余名会员,楼塔镇文联是萧山区首个成立镇级文联的镇街;楼塔镇管村是萧山区首个省级文化示范村、首个省级书法村,首个在全区成立村级农民书法家协会和诗词楹联分会的村。今年6月,管村又被中国楹联学会批准为“中国楹联文化传承基地”。 01 紧抓制度建设 夯实发展保障 楼塔镇文联始终把做好基层文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充分整合文化资源,紧盯群众文化需求,在持之以恒推进基层文艺工作中取得实效。 完善制度加强队伍管理 结合全年文联工作开展绩效,研究制定《楼塔镇宣传文化统战专项补助方案》,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落实经费保障,同时对年度活动开展情况、达标问题,列入全年镇对村考核。 贤归助兴结对文化传承 搭建平台招引乡贤回归,联动企业结对文化传承项目,打造“政府引导、社会参与、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借助新乡贤力量,为各协会团体开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助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绩效评估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优秀文体骨干评选奖励制度,对优秀文体团队、优秀文体人才等每年开展一次奖励,每年评选“文化品牌建设艺心奖”2-3人。 02 培育文艺人才 激发内生活力 结对提升,打造“艺术乡建”示范品牌 2022年11月,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合力推进艺术乡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在楼塔镇举行。市、区、镇三级文联联动,成立了乡村艺校、杂技魔术艺术家实践基地、文艺两新工作站、艺术乡建专家指导团,聘请了9名组团驻片“艺术指导员”。市杂技家协会与萧山区文联“结对提升”,将楼塔镇确定为重点联系点,通过选派“驻片艺术指导员”,成立“乡村艺校”、开展蹲点采风等方式,凝聚起更广泛的文艺力量,推动“艺术乡建”。 “艺乡村 奔共富”杭州市文艺两新惠民演出现场 推进非遗进校园,谱写传承新篇 今年8月,中国戏剧家协会发布第27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审核结果,由萧山绍剧艺术中心指导、楼塔镇岩山中心小学(楼塔乡村学校少年宫)绍剧传承班表演的《劈山救母》获得“小梅花集体节目”称号。 绍剧《劈山救母》 从2012年起,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楼塔镇依托岩山小学办起楼塔乡村学校少年宫,并与萧山绍剧团签订“戏曲进校园”教育合作协议,成立了当时国内唯一一个“绍剧童子军班”。剧团派出优秀的专业骨干绍剧老师利用节假日向“童子军”们免费传授唱腔、曲调、武功、剧目、角色等绍剧“真谛”,探索走出一条戏曲艺术普及与传承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逐步形成了“戏曲进校园”区域推进的岩山模式。十多年来,已有七名学员直送专业艺术院校学习,成为专业艺术人才。 绍剧表演 建设乡村艺校,散播文化种子 2022年11月,杭州市杂技家协会、萧山区文联在楼塔镇中心小学设立“杭州市杂技魔术艺术家实践基地”。一年来,专业老师已开课近30次。 杂技艺术家进校园 借助乡村艺校建设,充实校园的艺术氛围,把文艺的种子撒进孩子们的心里。 “艺乡村 奔共富”杭州市文艺两新惠民演出现场 强抓协会建设,凝聚本土力量 ——常态化开展各大协会走访工作,不断聚焦问题导向,精准破题推动成效。今年5月,在镇政府的牵线搭桥下,楼塔细十番与浙江歌舞剧首席舞蹈演员李润共同探讨细十番创新发展思路,并合作创作出细十番宫廷舞蹈《细十番正曲》;今年9月,楼塔镇将恢复提升楼塔龙灯文化事宜提上日程,并确立了龙灯协会的基本组织架构,另外新注册楼塔舞龙协会,不断吸取文艺新力量,目前除了7大协会以及待成立的协会以外,另建有文体团队41支,社团人数共计673人。 楼塔细十番 ——常态化开展各类文艺培训活动。今年以来开展272次培训课程,大幅度提升民间文艺爱好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浪花奶奶 《奶奶篮球》成为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的暖场表演节目。演出结束后,浪花奶奶又与知名青年唢呐演奏家薛天龙共同合作推出了新节目《满堂红》,应邀参加了杭州电视台亚运频道直播录制、湘湖湖山广场文艺赋美演出,得到了中新社、文旅中国、中国妇女网、浙江宣传、浙江之声-浙江新闻联播、杭州日报、萧山网、萧山日报、都市快报、1818黄金眼等媒体的宣传报道。目前,楼塔镇正在将《奶奶篮球》铺往全镇13个村社,让“浪花奶奶”成为楼塔文化的文艺新标签。 深耕乡土文化,光大“耕读传家” 在楼塔人心中,“耕读传家”,是恒久不变的理想,是孕育“淳朴乡风”的重要资源,是乡土文明的丰厚滋养。 村民书写书法作品 楼塔镇管村乡贤会的名誉会长章百成带领管村村楹联界和猜谜作对的高手参加全省农民“种文化”活动,并向全省参加农民“种文化”百村赛活动的村民们和各路猜字作对高手发出邀请,摆下了“百猜百对”擂台赛。在管村,爱好书法且小有成就的村民已多达60多人,并形成了老中青三代的“完美组合”,其中有10多人是省级、市级、区书法家协会会员。 各类文化能人活跃在楼塔 创新了人才培养机制,不仅“请进来”也“走出去”,选派优秀会员到专业艺校参加集训,目前协会民间艺人已发展到近百人。还与楼塔成校、楼塔初中、楼塔镇小建立“共同体”,民间艺人们走进校园为学生传徒授艺,已培养传人80多人。 03 打造特色品牌 引领创作之潮 以精神共富和亚运攻坚两大重大主题为核心,通过“协会+镇街”合作机制,助推文化强镇建设。 开展乡土文化展览 2018年11月,在杭州西湖边唐云艺术馆举办“‘他们从山乡来’——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楼塔书画展”的农民书画展。这是楼塔镇农民书画家首次在杭州举办大型书画展览。如此大规模由镇街农民书画家协会组织的展览,在杭州也是首次。 “他们从山乡来”——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楼塔书画展 多方合作创作 楼塔镇与市、区民协、摄协、曲艺家协会等合作,开展主题创作。今年以来,通过“情系亚运 茶香萧然”萧山区茶文化诗书画印系列采风活动、“钱塘潮涌迎亚运·今萧映像新时代”摄影大赛等活动,不断涌现新的具有楼塔代表性的书画、摄影作品。今年6月,市民协老师们通过实地考察、采风,为楼塔创作了《争当古镇新乡贤》《触摸楼塔》两首诗歌;10月,在杭州市摄影家协会的指导下,区文联与楼塔镇联合主办了“生长着的楼塔 美丽乡村驻地摄影”活动,并于11月正式开展驻地创作。 楼塔2023乡村故事会 创新文化品牌 今年6月,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萧山区文联与楼塔镇共同举办了杭州市《匠心悟遗》同心研学之旅暨楼塔镇“贤迹少年”颁奖仪式,“杭州市小故事大王民间文艺研学基地”“萧然民间文艺学堂楼塔镇分堂”就此落地。8月,楼塔镇2023年乡村故事会暨第二届幸福杭州故事会萧山专场活动在大同二村开讲,同期开展了区民间手工艺协会带来的民艺圩进乡村活动。 楼塔镇“贤迹少年”颁奖仪式 繁荣群众文化 积极做优文艺赋美,点亮文化生活。大力开展以百姓群众为参与主体的各类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继续坚持“政府主导,村社搭台,群众唱戏”的展演活动运作机制,利用“文化走亲”“送戏下乡”,促进农村文化普及和文化队伍建设。今年以来已开展各类大大小小的活动2752次,开展文化走亲16次,开展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活动16次。做优做实“文艺赋美”工程,通过多点、高频、流动的文艺景观,推动文艺走出剧场、遍布城乡,融入生活、美化社会,有效拉近人民与艺术的距离,今年以来已开展文艺赋美活动56场。通过“协会+镇街”合作机制,不断彰显文艺特色,擦亮“清风仙岩”这一特色文化品牌。 04 助推文化产业 赋能乡村共富 ——借助楼英故里,挖掘中医药文化资源。以楼英中医药文化为核心,开发专属文创产品,打造专属IP,研发一系列衍生文创产品,并与杭州慈孝堂有限公司、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院、禾伙人(杭州)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建设楼塔中医养生小镇的合作关系。杭州慈孝堂中医诊所、楼英中医文化研究院在楼塔揭牌,建立了楼英中医养生基地,通过慈孝堂传承楼英医学精神惠天下的理念,弘扬中医文化。同时整合百药山+野孩子基地+楼英纪念馆,打造中医药研学路线,开发“仙岩小药童”主题研学课程,打响“跟着太公学中医”研学品牌。 ——借助自身底蕴,发展美育产业。楼塔镇腾出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打造了13万平方米的楼塔燕归里文创产业园,引进艺术培训机构,杭州万松岭书画培训学校、白墙画室、言志美术等知名美术培训机构落户楼塔,入驻师生5000余人。至此楼塔以古镇为核心,围绕风情特色街、楼曼文纪念馆和李可染画院楼塔艺术中心,着力打造历史精品区,使千年古镇转型成为“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文创小镇。当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楼塔正努力描绘“诗与远方”的新画卷。 杭州万松岭书画培训学校 接下来,楼塔将继续做好“艺术乡建”工作,努力创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观赏精彩的优秀文艺作品,不断焕发楼塔文艺事业的新生机,为擘画美丽乡村新图景,奏响共同富裕新篇章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