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会的现实路径。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市文联充分发挥组织优势专业优势,以艺术乡建为统领,引导广大文艺志愿者扎根乡村,用文艺方式激活乡村资源,繁荣基层文化,促进精神富有,以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振兴,为共同富裕提供文化滋养和文化支撑。近年来,持续推进文艺志愿服务,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是:
一、持续“送文化”,输送乡村优质养分。
市文联设有杭州市文艺志愿者协会,会员700余名,其中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注册库注册会员266名。下设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等13个分队,致力于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每年,市文联组织各门类文艺志愿者到乡村开展慰问演出,为村民们送去优质文艺资源,让村民们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专业水平的艺术。多年来,各分队已积累经验,打造出欢乐下基层、书法进校园、戏剧进乡村、百善孝为先、我们趣跳舞、睦剧村晚、吴山夜读等多个文艺志愿服务品牌。2022年9月,市文艺志愿服务获评中央文明办最美文艺志愿服务组织、最美文艺志愿服务项目、最美文艺志愿服务组织者、最美文艺志愿者、最美文艺志愿服务社区。
同时,市文联引导文艺志愿者深入基层,挖掘特色传统文化、红色根脉、山水资源,协助基层创建艺术特色乡镇、特色村和艺术创作基地,打造亮丽文艺特色品牌,增强群众的本土自豪感、荣誉感和参与文艺活动的积极性,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目前,已创建文艺特色乡镇31个(国家级4个,省级13个,市级14个),文艺特色村(社)49个(国家级1个,省级10个,市级38个),文艺创作基地42个(国家级4个,省级5个,市级33个)。2023年将打造和培育特色文艺乡镇(街道)、村(社)、文艺创作基地50个以上。
二、精耕“种文化”,培育乡村本土新苗。
市文联持续深化“文艺播种计划”,广泛组织文艺志愿者开展线上线下专业培训、辅导讲座、座谈交流、文艺支教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播种”活动,扶植基层文艺人才,推动文艺本地萌芽。
推动全市191个乡镇(街道)文联组织建设全覆盖,农村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艺活动全覆盖,乡村基层文艺团队建设全覆盖。文艺团队涵盖了舞蹈、书法、影视、美术、戏剧、摄影、民间工艺等十余个艺术门类。培养了一批乡村文艺人才,为乡村文化繁荣打下坚实基础。2022年,选派文艺志愿者担任“文艺村长”,累计组建乡镇文艺社团73个,吸收培养乡镇文艺爱好者和骨干1906名,得到新华网、《中国艺术报》等媒体肯定。
三、加强“传文化”,促进乡村枝繁叶茂。
市文联组织各艺术门类志愿者结合本地特色,将民俗文化体验、艺术节庆展演等融入乡村旅游、特色民宿、田园综合体、文创产业等项目,推进文旅融合,赋能产业发展,以精神富有促进共同富裕。“文艺+网络”跨界合作,促进农村电商经济发展。如富阳洞桥创作网络短剧《状元回乡》,打响“网红馒头”品牌;睦剧之乡淳安屏门通过演员直播带货,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发挥名家志愿者带头作用,吸引一批文艺人才,发展文创产业。如富阳黄公望村建国际艺术街区、公望两岸圆缘园文创园,走出了一条颜值高、人文韵味浓、发展后劲足的文创产业发展之路。通过艺术修饰,乡村蝶变为“艺术区”,墙上斑驳涂鸦变成多彩壁画,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幸福感不断增强。淳安梓桐镇立足书画,将乡村打造成艺术场馆;桐庐戴家山引入现代设计,将美丽风景打造成有趣场景。
同时,我们的文艺志愿服务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文艺志愿者的招募还要更广泛,文艺志愿服务的覆盖面还要更广,服务的内容还要更加贴近群众的需求等。根据您的建议,我们将进一步围绕“艺术乡建”行动,在志愿者招募上进一步扩展;在服务的对象上进一步在乡村扩大覆盖面;在形式上进一步抓好文艺下乡,推广“乡村艺校”“文艺村长”等,着力培养乡村文艺人才;在服务内容上,进一步体现“民呼我为”,更加贴近群众的需求,大力开展乡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志愿者的教育管理,鼓励引导越来越多的文艺志愿者走进走进乡村,用自己熟悉和擅长的艺术形式,为基层群众抒写抒情抒怀,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