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举办文联系统学习贯彻省委文化工作会议精神专题培训班顺利举办,各区、县(市)文联、行业文联、直属协会进行了专题学习交流。大家围绕省委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和培训内容,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畅所欲言,为杭州文艺事业发展献计献策。现将部分参会单位和代表的心得体会编录如下,以供广大文艺工作者学习参考。
上城区文联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既有理论髙度,又紧扣杭州实际,对文艺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上城代表纷纷表示,要发挥优势,主动作为,为推动宋韵文化建设贡献力量。一是发展壮大文艺家队伍,团结、引领更多文艺家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宋韵文化的传承、发扬和建设中来。二是动员引导广大文艺家们发挥优势,围绕宋韵文化,潜心构思、创作富含“宋韵文化”元素、体现“宋韵文化”主题的文艺精品。三是围绕南宋文化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打造更多具有“宋韵味”“新时代味”可观、可赏、可参与、可体验的文艺精品活动,打响宋韵文化品牌。
拱墅区文联
参加本次培训、听了几位老师的授课后,大家体会深刻。在交流中,各协会代表纷纷发言。
区书协:文艺工作者要守住文化根脉,加强文化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区美协:文化核心精神融入美育中,要围绕大运河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区摄协:用镜头把运河两千多年的故事记录下来,并传播出去,让全世界来了解杭州、了解大运河。
区舞协:将艺术的触角深入到社会基层、深入到榜样人物、深入到绿水青山,用舞蹈这一艺术形式反映伟大的时代。
区剧协:大运河奔流千里的水路,也是传唱千年的戏路。让戏曲经典在大运河畔传唱不息,让运河文化更加源远流长。
区作协:共同富裕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随着运河大剧院、亚运场馆、运河博物馆等的投入使用,拱墅人民住得更加宜居,周边的文化底蕴要进一步挖掘,老百姓的精神富裕更值得期待。
西湖区文联
西湖区文联各参会代表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努力把握省市文化工作会议的精神要点。一是要找准区文联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努力在打造文化大区、文化强区、文化西湖的进程中贡献力量、实现发展、创造价值。二是要多出好作品,唱响时代主旋律,引领全区广大文艺工作者静下心来搞创作,弘扬民族魂、彰显西湖韵,努力呈现更多有正能量、有筋骨、有温度、有韵味的精品力作。三是要全力做好文化惠民活动,发挥辖区文艺团体、院校众多,文艺资源丰富的优势,针对群众的不同需求,分层次、分区域精准优质开展文艺惠民活动,让老百姓在共同富裕中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滨江区文联
在参加了为期两日的专题培训班,认真学习三场课程后,代表们对于文艺在当代数字化大背景下的培育与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郭胡合璧:在下一步的文艺创作中,我们要在克难攻坚中不断深化数字化改革,创作有突破、有影响、有深度的文艺作品,持续推进杭州文化产业和文艺作品数字化。
傅舟波:要让中国精神不仅体现在传统文化中,更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有大格局和大局观,站在更高的高度去创作、去实践、去革新。
邹卜宇:我们应当从源远流长的经验、审美和文化中汲取最中国式的精华与表达,并为其赋予符合时代的新力量;也要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大力推进数字化改革,用新方式展现新时代的文艺风貌。
刘怡彤:我们文艺工作者应该用自己纯净的心,将国家、浙江、杭州之文化精神通过自己的画笔,表达并传递给人民群众,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
王文平: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应当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浙江省委文化工作会议精神,为打造“五大高地”、为新时期的文化工作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萧山区文联
萧山区文联代表围绕许江老师关于中国文化精神的讲座展开了交流讨论,总结出以下三点体会:
一、中国文化精神包括了源远流长的伟大文化传统,也包括今天仍然在本土生活中生长着的创生之力。
二、中国文化精神具有广阔的宇宙观,绝不局限于某一个视角,体现出了咱们中国文化精神不仅活在可见的现象中,更活在不可见的深处。
三、中国文化精神不仅活在一己的感受中,更活在共同的集体经验与历史记忆中,是集体意识中生生不息地生长着的文化现实,甚至是对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的思想和感知。
余杭区文联
这次参加杭州市文联系统的培训班,很受振奋,很有收获。未来5年,浙江文化工作蓝图宏伟、任务艰辛,作为浙江杭州文联系统干部,我们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对于余杭区而言,文化正如血脉之于生命,良渚文化、运河文化、径山文化以及红色文化,都深深地印刻在余杭文化干部的基因里、血脉中。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省委文化工作会议和全市文化工作座谈会精神,结合区情实际,充分发挥本辖区文化资源、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人才优势,坚持以文聚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为杭州争当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贡献文艺力量。
临平区文联
通过两天的学习,区文艺家代表们表示不仅增长了文化知识,开阔了文化视野,还交流了工作经验。作为文艺工作者,要进一步努力学习,保持与时代同步,彰显出当下艺术家应有的精神风貌;要完善自我,提升自身修养,多出精品,多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代表性作品,体现杭州味道,讲好临平故事;要多向专家教授学习,多向老百姓学习,还要向传统学习,不断拿出紧贴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作品。
钱塘区文联(筹)
钱塘区组织各协会围绕全省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专家授课辅导,从钱塘区文艺工作实际出发,畅谈培训感悟和心得。
区书协表示,此次培训非常及时,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加深了大家对文艺工作的理解。协会下一步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群众中间,在一线收集素材,汲取艺术营养,创造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钱塘佳作。
区美协表示,要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整合现有本土资源,提升协会工作品位,同时深入田间采风,创作宣传钱塘风采,提升美协业务创作水平。
区摄协表示,省委文化工作会议为新时代的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后创作要更加关注百姓、社区、企业等方面所昐所求,不断挖掘钱塘本土文化特色,为钱塘品牌文化添砖加瓦。
富阳区文联
省委文化工作会议召开后,在文艺界持续引发热烈反响,广大文艺工作者十分振奋。杭州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第一时间举办这场培训,让参训人员近距离聆听文艺名家们对省委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的深刻解读,特别是乡镇(街道)文联负责人,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培训,非常难得和宝贵,大家在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艺术修养、道德修为、履职能力方面收获良多,受益匪浅。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既是目标任务,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文艺工作者要自觉融入,主动承担,为广大人民群众奉献更多优质的精神食粮,用文艺讲好富阳故事。
临安区文联
这次培训是一次弥足珍贵的学习机会。听完三场专题讲座,我们感觉受益匪浅。
许江老师用一幅幅美术作品展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也让我们重新审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文化精神就是支撑我们文艺创作的本色力量和灵感源泉。
童颖骏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是蓬勃发展中的浙江数字化改革的最前沿信息,让我们能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和科技的步伐。
胡坚老师告诉我们要将中国丰富瑰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商业、旅游、高科技巧妙结合,兼具创新性和可行性。他还指出大运河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提醒大家要着力于对大运河文化的挖掘和打造!
三位老师的讲座,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的文化视野,提升了我们的艺术境界。
桐庐县文联
本次培训时间虽短,却很紧凑,我们聆听了三场专题讲座,既有政治理论的学习理解,又有当前文艺形势的深入分析,更有文艺创作的业务研究,收获是多方面的。通过学习,大家对如何提高艺德修为,多出精品力作,有了更加明确的感悟。联系工作实际,桐庐县文联代表展开讨论,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贯彻落实培训内容:
一、对标全省文化工作新形势、新目标、新格局,以范仲淹纪念馆为平台,打造精神力量高地。
二、结合桐庐文化金名片和文艺实践,以“三乡”创建成果为引领,打造文艺原创强县和文艺精品高地。
三、以文艺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送文艺下基层和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为抓手,着力在“百城万村文化惠民工程”上有所作为。
四、着力研究宋代桐庐的文化现象,提炼精神内涵,在宋韵文化传世工程中贡献桐庐元素和桐庐力量。
淳安县文联
淳安县文联代表一致认为受益匪浅,感触很深。文艺工作者应该努力学习、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委的重要会议精神,保持与时代同步,展现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良好风貌,在着眼传统艺术的同时,更要把眼光对准人民,俯下身子深入基层,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和接地气的精品力作;还要提升自我修养和专业能力,保持饱满抖擞的精神姿态,充分发挥好自身的职责和作用,守护传承“红色根脉”,更好地服务大众,奉献社会,为展现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图景作出自己的贡献。
建德市文联
三场精彩的专题讲座让大家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认识,提升了素养。
首先是更加明确了文艺是为什么人的问题,我们的文艺就是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努力弘扬社会主义新时代主旋律。
其次是要贯彻落实省委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新时代文化浙江工程,着力打造“五大高地”,构建文化建设大平台,形成文化发展新格局,努力成为传承中华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市的生力军和排头兵。
最后,通过学习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要把这次培训所学及时传达到各个协会会员中去,把工作落到实处,主动对接省、市文化工程项目,围绕宋韵文化建设等方面,将南宋时期梅城严州古城文化进一步挖掘整理好,组织文艺工作者用多种文艺形式进行创作,争取多出文艺精品,多出文艺新人。
浙大城市学院文联
每次参加文联的培训,都觉得收获满满。本次培训的三场讲座,诠释了文化的力量、文化领域内数字化改革方向,也深入分析了袁家军书记提出的“五大高地”“八项工程”,不仅开拓视野、引人深思,对工作也有很强指导意义。
作为省内第一个高校文联和杭州市最早成立的行业文联之一,杭州市文联浙大城市学院分会自2016年成立以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直致力于团结校内艺术类教师和文艺爱好者,凝聚力量,开展活动,极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下一步工作中,学院文联也将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省委对于文化方面的要求,携同刚成立的美育部,大力引入社会资源,不断增加文化元素,打造校园文化高地,在学校奋进全国百强的征程中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