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杭州市杂技家协会

这张60多年前的黑胶唱片里,回荡着最纯正的“杭州腔调”
  •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17日    字号【
一个小锣一副板,杭州腔调韵味长


杭州滑稽艺术剧院  
小热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安忠文(已故)、徐筱安父子的故事
就在这张60多年前的黑胶唱片里
回荡着最纯正的“杭州腔调





1958年8月16日,徐筱安的父亲安忠文跟随全国曲艺会演浙江代表团,将杭州小热昏唱进了中南海怀仁堂。他手拿三巧板,唱着《比媳妇》,把周恩来、陈云、董必武等中央领导都逗乐了。当时,安忠文写下一句话——“只有我们劳动人民的领袖,才会爱戴劳动人民喜爱的曲种。”


小热昏是属于杭州的曲艺腔调。自杜宝林以“小热昏”为艺名在杭州开山以来,这种不同于阳春白雪大雅之堂的民间艺术已流传百年。安忠文是杭州小热昏第四代传人,1958年,34岁的他进入杭州曲艺团(杭州滑稽艺术剧院的前身),同年进入中南海演出。

唱片1.jpeg

徐筱安珍藏的这张黑胶唱片,录制的就是父亲的成名作《比媳妇》。据他回忆,这个作品是安忠文根据顾锡东创作的杭摊所改编的。“这是整个浙江曲艺界的第一张黑胶唱片。因为作品改编得很好,父亲功底又深厚,再加上当时妇女解放的热潮,《比媳妇》曾经风靡一时,轰动全城。”



 档案:浙江曲艺界第一张黑胶唱片 

 报料人:徐筱安 

 

除了一张60多年前的小热昏黑胶唱片,徐筱安还收藏着一个春锣和一副三巧板,都是安忠文当年用过的。“我父亲的这个小锣特别薄,敲起来声音格外清脆。过去的老艺人都用这种春锣,现在都是才锣,要厚实不少。”再仔细看看三巧板,似乎也不太一样。“这副三巧板是用红木制成的,不过其中一块成色不统一。我估计是‘文革’之后,父亲又重新找人做了一块新的。”徐筱安回忆着。

唱片2.jpeg

一个小锣一副板,杭州腔调韵味长。在安忠文的艺术生涯里,他创作、改编并表演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小热昏段子,如《菜场新貌》、《水果招亲》、《一只鸭儿毛》、《王小毛开店》等,同时还有不少单口段子。“文革”之后,江湖上的老一辈艺人经过十年的“沉寂”,技艺荒废,想要重回舞台都困难重重。但安忠文作为体制内的艺术工作者,凭着过硬的功底和对小热昏的痴迷,他照样自编自唱,并不断推出新作,几乎凭着一己之力让小热昏重回杭州人的视野,再次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

唱片3.jpeg

徐筱安记得,1978年,临平剧院的一出歌舞节目在演出前几天临时换成了安忠文的小热昏。剧院900多个座位,门票一售而空,还追加了300张,观众们就搬着小板凳坐在席间的过道里。“大家几十年没有听到小热昏,整个现场都沸腾了,所有人都捧腹大笑。我父亲的手表中途停了,一场本来两个小时左右的小热昏,结果说了三个多小时,但观众还是意犹未尽,不愿离场。”

2006年,杭州小热昏正式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属于杭州曲艺人的荣光。2008年安忠文走了,是年84岁。追悼会上,整个大厅挤满了小热昏的票友和听众。徐筱安不无伤感地说,“以前的老艺术家,各有各的‘绝活’,看见什么就唱什么,押韵马上押得住。父亲身后,再也没有这样的小热昏了。”

但事实上,从小耳濡目染、深受父亲影响的徐筱安,三十多年来一直以业余演员的身份在街头巷尾演绎着这个属于杭州的国家级非遗曲艺。十年浩劫的时候,通常在夜晚,老墙门里,小弄堂里,几个邻居拽着安忠文,请他唱几段小热昏。这样的小聚会,被戏称为“地下俱乐部”,徐筱安也跟着父亲边学边唱。

唱片4.jpeg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工人文化宫就是杭州文体活动的风向标。特别是在那个文化娱乐生活相对短缺的年代,它更是承载了一代人的“诗和远方”。徐筱安17岁时,就加入工人文化宫曲艺队。“唱唱小热昏,演演滑稽戏,大戏小曲我都来。一场演出虽然只拿三毛钱和二两半粮票,但气氛好啊,老百姓也爱看,每场几乎都是爆满的。”老杭州人至今都记得,当年文化宫舞台上他激情飞扬的腔调。



徐筱安《水果招亲》选段

作为小热昏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单位,杭州滑稽艺术剧院每年推出小热昏演出近200场,并一直坚持动、静态传承相结合,积极培养年轻的小热昏传承人。作为杭州小热昏第七代传人,师承周志华的杭滑青年演员金一戈也一直在说唱声中传承着这股老底子的“杭儿风”。

“我唱的这些年,也在尝试创新。在保持原有传统形式的基础上增加音乐伴奏,甚至加入流行乐队。我为杭滑创排的滑稽戏、杭剧等大作品中,也时而融入一些小热昏的唱段。”徐筱安说。

唱片5.jpeg

不过,徐筱安认为,小热昏真正的魅力,一定是回到发展的源头,回到热闹的民间。“‘文革’期间,因为有了一群杭州老曲艺家的坚持,让小热昏在暗淡的岁月里坚强地存活下来。未来如果不能完全回到街头,也可以与舞台共存并相互借鉴,这也是一种传承与发扬的方式。小热昏存在的意义,就是给这座城市带来更多的笑声。”


注:本文转自“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