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联动态

新锐出发——2014首届“全国名刊与杭州青年作家现场点评会”在杭州、富阳召开
  •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31日    字号【

7月7日—9日,2014年首届“新锐出发——全国名刊与杭州青年作家现场点评会”在杭州、富阳两地举行。市文联主席陈一辉,富阳市委宣传部长赵玉龙,富阳文联主席曹玮玲及《西湖》杂志执行主编吴玄,副主编程思新等出席了会议。会上,来自杭州及富阳、萧山、余杭、淳安、桐庐的25名青年作者的27篇作品,现场得到《收获》执行主编程永新、《人民文学》编辑马小淘、《十月》主编陈东捷、《当代》编辑石一枫、《花城》主编朱燕玲、《江南》主编袁敏等六家原创期刊主编、编辑以及《小说选刊》副主编王干、《小说月报》主编马津海、《中篇小说选刊》主编林那北、《长江文艺·好小说》选刊执行主编孟德民等四家选刊主编的细致点评,以徐奕琳、祁媛、池上、陆蓓容等为代表的作家作品获得了高度赞扬。各刊物选中了不少作品,并进一步向作者约稿。本次点评会由杭州市文联、《西湖》杂志社、富阳市文联、富阳市作协联合举办。

会上,徐奕琳的小说《山有扶苏》得到众多赞誉。仿佛楚辞中多情美丽的山鬼徜徉在西湖边,羽毛丰美的水禽幻身少年阿寮,与少年小峰间爱欲的种种占有、挣扎和消退情状,在楚辞汉赋以至李商隐一脉文字的绚丽中令人低徊不已。程永新称道徐奕琳“古典文学的底子非常厚,将情感的周折和轮回写得非常曲折生动”,表示《收获》有意刊发。其实,这篇小说完成于十年前。当时周围人说看不太懂,徐奕琳便将它收了起来,直到本次点评会才越女“新”妆出湖心……她的另一篇小说《花流水》写《华丽周刊》的人事调整对底层人的影响,陈东捷称赞她在同一场景中控制多个人物间复杂关系的能力,“将大概五六种性格类型表现得很充分很圆润”,表示《十月》将其收入囊中。

与《山有扶苏》相似,若非点评会,祁媛的小说《奔丧》可能会在抽屉里收藏比十年更长的年头。小说叙述者“我”以对世事人生的冷峻态度,在叔叔一生到死的程途中看人生的种种不堪与无意义。祁媛自陈“如果某句话并非我有深切感触,我就不会写下那一句”,所以小说的文字非常洗练,内部充满张力。细节也非常丰沛,貌似不含情感的文字间饱含着感情的涌动。程永新点出类似“焚烧一个人的平均时间在一个小时左右……瘦的人……半小时到四十分钟就烧好了。中年,壮年,肥胖的都市人则要烧一个或者一个多小时”的描写,在触目惊心中又有一种生存的幽默。马小淘一向看稿眼光高、不轻许人,在《奔丧》前也不禁敛容正色,表示要郑重推荐。

而擅写女性内心细隐幽微的池上参加点评的小说《白开水》、《灰雪》,绵密舒缓、有控制力的语言承载着温柔的情感,饱满完整的叙事触碰着女性在情感中永恒的困境。程永新、马津海、孟德民纷纷称许她的小说,讨论发表事宜。而写作十分勤奋的池上手头,也正有大量的小说存稿,这两篇外,尚有《桃花渡》、《虞美人》……极强的描摹和叙事能力夺人眼目。

如果说徐奕琳的文字花繁胜锦,陆蓓容的散文《非正式后记》则风流蕴藉。她直陈:如果说对绘画史的研究始于她上大学后,那么古典诗词歌赋则是自小习得。怪道她的散文里,一句句美丽的意境一个劲地往外蹦,从庄子的蜩螗沸羹到安静如睡的荷花瓣,在典故和辞藻的丛林中飞花摘叶,亦时时不忘带三分自嘲,读来不忍释卷。

会上的27篇作品风格多样:马小淘称赞俞梁波《棉北里》将生活在破败的旧城区里两个退休老人的惺惺相惜写得十分动人,而卢德坤《迷魂记》“做到了这里头所有的人物看起来特别鲜活,都有他属于自己的‘怪’。”此外,方淳的《拍卖师》探究一般人不了解的拍卖师的职业生活和情感经历,题材独特,为《当代》、《小说月报》的编辑关注。余杭作者毕非一《母亲的风月》对“文革”题材的关心得到了程永新认可,他与林那北、朱燕玲也点出了小说中一些地方“用力过猛”的问题。在被编辑普遍称为“接地气”的作品中,耳环的《城市露水》探讨城市外来务工人员中“临时夫妻”的现象,马津海称道小说的立意和思想深度。袁敏称赞富阳作者叶萍《对面》将中年男女寻找爱情时那种想爱又怕爱、渴望又压抑的迟疑试探写得一波三折。另外,富阳作者陈春儿《无声对话》关注“失独”家庭遇到的各种危机,朱燕玲称道它时时让人有超出预期的惊喜。林那北称赞向向《不要和我说话》开头处悬念的设置和语言的紧凑感很好,提示小说向下走的过程中注意内部的紧张问题。

整个点评会,编辑们从小说的文字、视角、结构、人物、情节、节奏、详略等多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细到一段文字的赏鉴,大到一种文学题材在文学史上的流变。王干称赞点评会这一形式的创造性,认为它对于如何引导文学、提高作家的创作水平、让更多年轻有为的作家缩短成功的路途有启发意义。作者们也普遍表达从点评会受益甚深。有作者说,能请到全国名刊的资深编辑齐聚一堂,作者与编辑面对面、听编辑细说作品,是他们之前没有想过的。每位编辑点评都认真细致,每个人见仁见智的地方发表不同的看法、认真地讨论,令他们受到很多启发。还有不少作者表示,之前写文章很少公诸于众,要不是杭州文联、《西湖》杂志社和富阳文联组织这样的活动,缩短作者和期刊之间的距离,大概很多人都没有机会接触到文学期刊的编辑们。参加点评会后,他们才真正了解到读者的感受,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短处,这种经验是前所未有的。

现场点评的成功,得益于充分细致的筹备。早在两个多月前,市文联《西湖》杂志社与富阳文联便从杭州众多作家中挑选出参加点评会的青年作家作品,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提前一个月将27篇小说按各自风格区分,传给与其相应的期刊的编辑阅读。有认真的准备,才有点评会上有针对性、切中肯綮的讨论。会后,曾推出余华、苏童,编辑过《活着》、《务虚笔记》、《顽主》等多部当代重要作品的程永新说“写作是一条寂寞的道路”,他鼓励青年作者多写:“大量的阅读、敏感的体验很重要,此外还是要多写。特别是年轻的,刚开始写东西的人,勤奋很重要。”说到杭州乃至浙江历史上浓郁的文化氛围,他提出小说创作这些年慢慢形成了一些新“气象”,余华、钟求是、王手、吴玄、东君等一批作家强势亮相,好的氛围对新锐作家成长非常重要。

此次现场点评充分体现了“新锐出发”的精神。吴玄说,杭州这几年以类型文学的各路“大神”闻名,此次看稿会卓有成效地发现了文学新人。希望经过三五年的努力,在杭州形成一个全国文坛有分量的纯文学作家群。市文联主席陈一辉说:“这次现场点评会是市文联‘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的一部分。一个作品在一流杂志如《收获》或《十月》上发表,对一个作者的一生可能会有很大的影响,对他的事业来说是很好的起点。市文联就是做这样的事情,希望通过一次次像现场点评会这样的活动,在杭州发掘更多优秀的新锐作家,给他们比较高的起点和尽可能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