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长篇小说被誉为“时代的百科全书”,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为繁荣长篇小说创作,准确把握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的态势、问题以及走向,探讨长篇小说批评与理论的规律,实现创作与学术批评的互动;把脉近年来长篇小说创作得失,谋划浙江长篇小说创作愿景,在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前夕,“长篇小说钱塘江论坛”于10月28日—29日在浙江杭州钱塘江畔举行。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浙江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叶彤,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杭州市文联主席、杭州市作协主席艾伟,浙江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永斌,钱塘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鹏等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文学批评家及作家代表8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发展。
吴义勤在会上讲话,他指出,本届“长篇小说钱塘江论坛”是茅盾文学奖颁奖盛典的一次学术的前奏,理论的前奏,是盛典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次论坛既立足长篇小说研究的承接和延续,也着眼新时代文学和新时代长篇小说的重新出发。论坛将就近两年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学术探讨,同时研究浙江长篇小说创作的现状和未来。
吴义勤强调,长篇小说是在文学花园里特别受器重的一种文体,也是成就最高的一种文体,在反映现实、建构历史、铺陈叙事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势。我们今天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脱贫攻坚的故事、全面小康的故事,离不开长篇小说,我们要创造跟得上时代的精品力作,要创造我们新时代的新史诗,也离不开长篇小说。
吴义勤希望“长篇小说钱塘江论坛”能够立足长篇小说的现场,聚焦长篇小说的问题,把握长篇小说发展的规律以及走向,通过持续的打造,能够成为当代文学批评与研究的新品牌,与将在浙江颁发的茅盾文学奖形成良好互动,为全国长篇小说创作和浙江文学发展做出新的探索。